权力这东西,一旦尝到甜头,很多人就收不了手。北周的宇文护就是这样的人。
他不是皇帝,却比皇帝还像皇帝,连杀三位君主,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他就是掌控皇位的幕后黑手,被称为“弑君狂魔”一点不夸张。
可谁都没想到,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权臣,最后竟然在母亲面前,被自己的堂弟活活打死。一代枭雄,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?
鸠占鹊巢
公元556年,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病重在床,他做出一个将彻底改变北方政局的决定:临终前将年仅15岁的嫡长子宇文觉托付给自己的侄子宇文护。
展开剩余91%宇文泰原本期望侄子能够辅佐年幼的儿子稳定局势,却没想到这一决定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。
宇文泰刚咽下最后一口气,宇文护便迅速行动起来。
他首先拉拢了另一位重臣于谨的支持,二人在朝会上联手控制了军政大权。
当时许多老臣还对宇文泰有着深厚的感情,几乎没人能想到这位受托重任的大臣会如此迅速地变脸。
宇文护的野心远不止于此。同年,他废杀了西魏傀儡皇帝元钦,扶持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登基称天王,正式建立北周政权。
表面上看,这是宇文泰家族的胜利,实际上却是宇文护个人权力的确立。
他开始大规模安插亲信,建立自己的政治网络,并逐步将宇文泰旧部排挤出核心决策圈。
在接下来的两年里,宇文护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。他建立了严密的情报系统,任何对他不利的言论都会被迅速发现并严厉镇压。
朝中大臣即使私下里对宇文护的专权有所不满,也不敢轻易表露。
宇文护表面上是宇文觉的辅政大臣,实际上却把持着朝政的方方面面,甚至连宇文觉想见哪些大臣都需要经过他的批准。
无情铲除
权力越大,忌惮越多。
宇文护深知自己作为旁系,若要完全掌控大局,必须除掉所有潜在威胁。557年前后,宇文护开始了他的"清洗计划"。
当时北周朝廷中有"六柱国"制度,这是宇文泰生前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体系。
而这些柱国大多是宇文泰的老部下,对宇文护并无多少敬意。宇文护首先盯上了其中最具威胁的赵贵和独孤信。
赵贵是六柱国之一,在军中有极高威望。
宇文护精心设计了一出"谋反陷阱",先是散布谣言说赵贵有不臣之心,随后又伪造证据,最终以"谋反"罪名将赵贵一族满门抄斩。
这一事件在朝中引起极大震动,许多原本蠢蠢欲动的大臣立刻噤若寒蝉。
独孤信作为另一位实力派柱国,自然也难逃宇文护的毒手。
宇文护没有直接对付他,而是先让他的女婿杨忠"现身说法",迫使独孤信交出兵权。失去军队支持的独孤信很快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。
至此,宇文护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清洗,彻底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,没有人再敢挑战他的权威。
这场血腥清洗不仅针对政敌,连宇文泰的旧部也未能幸免。
宇文护利用自己的情报网络,不断收集这些人的"罪证",然后以"忠于先王"为名,将他们一一除掉。
短短几年内,宇文泰时期的核心团队几乎被清洗一空,北周朝廷俨然已成为宇文护的一言堂。
君王的悲惨命运
对宇文护来说,皇帝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。
当这些傀儡试图挣脱线绳,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。第一个尝试反抗的是年轻的宇文觉。
公元560年,已经19岁的宇文觉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皇帝的尴尬处境。
他开始秘密联络一些对宇文护不满的大臣,计划刺杀这位专权的辅政大臣。
然而,宇文护在朝中安插的眼线无处不在。
宇文觉的心腹张光洛竟是宇文护的暗探,他将刺杀计划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宇文护。
宇文护得知后勃然大怒,立即发动政变。他控制了皇宫,将宇文觉软禁起来,然后逼迫他退位。
不久后,年轻的前皇帝被秘密处死,对外宣称是"病逝"。接着,宇文护扶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继位。
宇文毓比他的兄长更为成熟稳健,他深知在宇文护势力强大的情况下公然对抗只会重蹈覆辙。
于是他采取了迂回策略,表面上对宇文护恭敬有加,暗地里却逐步收回部分权力。
宇文毓在位期间,确实展现出不俗的治国才能,开始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。
宇文护起初并未察觉,等到发现宇文毓正悄悄削弱自己的权力时,已经有些被动。不过,老谋深算的宇文护很快采取了最极端的手段——毒杀。
564年,年仅23岁的宇文毓在一次宴会后突然病倒,不久便"暴病而亡"。事后有传言称,宇文毓是被宇文护下毒所杀,但无人敢公开指责。
表面傀儡暗藏杀机
杀掉两位皇帝后,宇文护似乎更加肆无忌惮。
他选择了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宇文邕继位,认为这位年轻的皇帝会更加容易控制。然而,他万万没想到,宇文邕将成为他的终结者。
宇文邕继位时只有21岁,但他的政治智慧远超同龄人。吸取了两位兄长的教训,宇文邕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应对策略。
他表面上完全顺从宇文护的意志,甚至故意表现出对政务的不关心,让宇文护认为他只是一个沉迷享乐的纨绔子弟。
宇文护果然放松了警惕,他开始让宇文邕参加一些不太重要的朝会,甚至允许他接见部分大臣。
宇文邕抓住这些机会,悄悄结识了一批忠于皇室的将领和官员。他特别注重与军方的联系,在军队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势力。
最令人称奇的是,宇文邕的伪装天衣无缝。
八年来,他在宇文护面前始终扮演着无能皇帝的角色,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。
宇文邕清楚,要想彻底铲除宇文护这样的权臣,需要完美的时机和充分的准备。
同时,宇文邕敏锐地注意到宇文护的一个弱点——他对母亲阎氏极为孝顺。
阎氏作为宇文护的生母,在北周宫廷中享有崇高地位,宇文护经常去拜访母亲。
宇文邕发现,这可能是接近宇文护的唯一机会,因为在母亲面前,宇文护通常不带多少护卫。
权臣之死与皇权复兴
到了572年,已经准备多年的宇文邕终于决定行动。他选择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,以尽孝为名,前往阎氏居所拜访。
宇文护恰好也在那里。多年来的伪装让宇文护对宇文邕毫无戒心,他甚至没有带多少护卫。
宇文邕进入内室后,与宇文护和阎氏闲谈一阵。突然,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珽(一种仪式用的玉器),猛地向宇文护头部击去。
猝不及防的宇文护当场被打倒在地,鲜血直流。
此时,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宇文邕之弟宇文直带领卫士冲入内室,将重伤的宇文护彻底击杀。
这一天,专权跋扈了十六年的宇文护,就这样死在了他最不设防的地方——他母亲的面前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他死在了自己最不放在眼里的"傀儡皇帝"手中。
宇文护死后,宇文邕迅速控制了局势。他先是安抚了阎氏,承诺会善待宇文氏家族中无辜的成员。
随后,他召集朝臣,宣布宇文护的种种罪行,并表示将重建皇权,恢复秩序。
大多数官员对宇文护的专权早有不满,此时纷纷表示支持新皇帝。
宇文邕随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他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,重建了被宇文护破坏的政治制度,并亲自领兵征讨外敌,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。
在他的治理下,北周国力迅速恢复,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。
《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》宇文护凭借政治手段和残忍手段,在短短十六年内连杀三位皇帝,却最终败在了自己最不设防的地方。
他精通权术,却忽视了人心向背;他善于布局,却低估了对手的隐忍。
宇文邕的成功复仇不仅仅是个人智慧的胜利,更是告诉我们,再强大的权臣也终究难以与代表正统的皇权长期对抗。专权者的结局,往往就是自食其果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资料来源:《周书·宇文护传》、《北史·宇文护列传》
发布于:山东省阳美网配资-a股配资-最安全靠谱的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